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和讯网无关。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邮箱:news_center@staff.hexun.com
刚刚过去的2024年,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的热情有所下降。
近日,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梳理了2024年A股上市公司已公告的理财产品数据后发现,去年上市公司认购产品规模较上年同期减少约530亿元。
同时,上市公司对不同类别的理财产品偏好也发生了变化。在国有大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低至1.1%的背景下,上市公司减少了对存款类产品的配置,转向了收益率相对较高、流动性更好的低风险产品,例如银行理财和国债逆回购;而基金、信托等产品对上市公司的吸引力则有所下降。
认购理财规模再缩水
券商中国记者据Wind统计梳理,2024年内已披露购买理财动作和规模的上市公司共有1146家,合计认购各类理财产品约9156.22亿元(因上市公司公告滞后性,以截至当年末披露规模为准),对比记者于2023年末在相同口径下统计的规模,下降了527.47亿元,降幅5.45%。从趋势上看,已披露的认购理财规模自2022年末以来连续两年下降,创下近五年新低。
]article_adlist-->券商中国记者曾于2023年末统计上市公司认购理财规模。数据显示,彼时已披露的沪深两市中,使用自有或闲置资金购买理财的上市公司共有1147家,披露认购的理财产品数量达14633只。而对比2024年末数据,尽管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司数量基本持平,但购买理财产品的总量达到了15220只,同比增长4%,较上年同期更趋多元。
有券商投顾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,在2024年上市公司经营压力增大、再融资难度提升的背景下,利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预期或有所减弱。从认购理财产品的资金来源看,此前主要来自IPO、再融资募集,以及生产经营中的闲置资金。随着经营压力有所增大,上市公司必须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。
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角度,上市公司购买理财总规模减小的背后,是上市公司营收利润有所下降,闲置资金有所减少。据Wind数据,截至2025年1月11日,已有5387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三季报,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0.84%和0.61%,若剔除金融企业和“两桶油”,A股已披露财报的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.55%。
存款类产品吸引力下降
分析2024年A股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理财的具体产品类型可以看出,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仍将存款类产品作为自己资金配置的首选。而配置的存款类产品主要包括存款、定期存款、结构性存款和通知存款。然而数据显示,尽管从总量和结构上仍占绝对多数,但上市公司认购存款类产品的规模和占比均有所下降。
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,2024年上市公司闲置资金认购存款类产品的规模为7256.61亿元,较2023年末同期披露的规模减少约627亿元,同比下降7.95%。从结构上看,截至2024年末,存款类产品占总理财规模的比例为79.3%,较2023年同期下降了2.1个百分点。但具体类别上,认购定期存款仍较此前有所增加,而通知存款、结构性存款和存款的认购规模则显著下降。
业内研究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,银行存款利率下降和监管对银行“高息揽储”和“手工补息”行为的干预,导致存款类产品对上市公司的吸引力也有所下降。
近两年来,全国性大中型商业银行陆续发布公告,多次宣布下调存款利率,下调包括定期、活期、通知类存款在内的多品类存款。2024年4月,在监管部门倡导下,银行面向优质客户“手工补息”的行为被叫停,对公存款的收益率受到显著压降。截至目前,多家国有大行一年期定期利率低至1.1%,活期利率低至0.1%,七天通知存款年化利率也低至0.45%。
更兼顾收益率和流动性
除了存款类产品,低风险、流动性较好的稳健型理财产品仍是上市公司偏好的产品类型。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,2024年上市公司更多配置银行理财、国债逆回购产品,相比2023年有所增长。
据已披露数据,2024年上市公司合计购买银行理财达877.93亿元,较上年同期披露的数据增加约143.69亿元,同比增长19.6%。从银行理财在理财总规模的占比来看,上市公司配置银行理财比例也从2023年的7.58%增长至9.59%,提升2个百分点。这也反映出,上市公司对银行理财的偏好增强,较此前更具积极性。
实际上,作为主要配置债券等固定收益资产的银行理财产品,其投资风险明显小于基金、信托等含权益类资产的产品,且流动性也具有相对优势。2024年,债市持续走牛带动各类固收产品收益率不断提升。根据普益标准数据,2024年四季度末存续开放式固收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为3.38%,环比上涨1.03个百分点。此外,从流动性的角度,银行理财开放式理财具有申赎灵活的特点,而占比较高的现金管理类产品的申赎灵活性更强;封闭式银行理财产品中一年期以内的产品占比较高,多为6个月以内或3个月以内封闭期。
除了银行理财,相比此前,更多上市公司选择投资国债逆回购以兼顾收益率、安全性和流动性。据记者统计,2024年逆回购产品的认购规模达136.93亿元,相比上年同期增长一倍多,增幅达117.68%。对于上市公司而言,国债逆回购具有低风险、收益相对稳定、投资期限灵活多样,以及操作简便的优势。反映出上市公司对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更高的要求,同时也优化了资产配置,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。
警惕理财“踩雷”拖累业绩
事实上,在当前环境下更多上市公司仍将稳健型理财产品作为配置的主流,除了存款、银行理财和逆回购,券商理财作为稳健型产品也是上市公司配置的一项重要选择。
2024年,尽管认购券商理财规模较此前有所下降,但上市公司仍保持了将近582亿元的配置规模,占比约6.4%。而该类产品的特点也具有兼顾收益率和流动性的特点,而且还可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。
在追求稳健的同时,一些上市公司也希望通过设立专户基金,认购信托的方式,将闲置资金的收益率提升。不过,在2024年资本市场波动加大,部分信托公司“爆雷”的背景下,上市公司认购基金和信托的规模则有所减少。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,2024年披露认购的专户基金产品规模仅为18.78亿元,较2023年末下降约20.8%;认购信托产品的规模为168.93亿元,同比下降17.4%。
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,2024年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公告称,投资理财产品亏损导致资金损失,更有上市公司宣告“踩雷”,部分信托理财产品到期后未能全部兑付,导致拖累公司的整体经营利润。也有公司公告部分产品存在本息不能全部兑付的风险,引来交易所、监管部门下发监管工作函。
前述受访券商投顾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,前些年上市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往往和房地产关联度较高,也更倾向于信托、高收益债券等。而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等领域的风险暴露,近年理财产品出现的爆雷事件提升了上市公司的安全意识。总体来看,未来上市公司理财仍会根据宏观经济情况和公司自身需求相结合,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升资产收益率。
责编:杨喻程校对:姚远
百万用户都在看
]article_adlist-->突传利好!科技巨头,重磅宣布!美国突发!18万人收到疏散令,特朗普发声!
93年美女董事长,突然刷屏!
A股,异动!
伯克希尔,突发!
]article_adlist-->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755-83514034邮箱:bwb@stcn.com
]article_adlist--> 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责任编辑:韦子蓉 股票配资门槛